关于选帖与临帖

AI摘要:本文探讨了书法学习中选帖与临帖的重要性。建议初学者先选择现代硬笔字帖,待有一定基础后,再临习古帖。临帖时需注重读帖,理解用笔、结构和章法,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。

Powered by AISummary.

  练字不临帖,就是耍流氓。想要练好字,选帖和临帖很重要,今天我们来简单谈一谈这个话题。其实关于选帖与临帖这些知识,只要你百度一下会有很多大师的“论文”,但大部分文章你看过之后还是一头雾水,因为大师们的起点都比较高,而且说的都是毛笔书法,几乎没有人提到硬笔,那么,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练习硬笔该如何选帖与临帖,本人学书经验不多,仅凭个人体会来说一说心得,如有不妥之处,也望各位留言指正!

  选帖与临帖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都要碰到的问题,选帖是为了临帖,我从两个层面来解释这个问题。

一、选帖

  选贴是学习书法的人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,选一本好帖就是拜一位好老师,不得不慎重。练字要“取法乎上”,古人云,取法其上,得乎其中,取法其中,得乎其下,可见选帖之重要。书法大师赵孟頫说过:“古人得其名迹数行,终身习之便可名世。”
图片

  由此可见,第一,选帖要尽量选古人的字帖,这叫取法乎上。第二,选帖要宁少勿滥。

 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帖, 要找到一个高质量的、同时又是符合自己性格爱好的帖来练习,学之者不如爱之者,爱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, 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,容易入帖,人帖相融,较快地掌握范帖。人的性格不同兴趣便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,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,现实生活中有喜欢劲挺的,有喜欢秀媚的,有喜欢雄浑的,取各人所需,方得其宜。

  虽然刚才说要选古帖,但这一般是练毛笔字的说法,初学硬笔就临帖有点不太现实,因为你根本看不懂古帖哪里好看。所以,我的建议是,我们可以先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现代书法家的硬笔字帖,比如田英章、李放鸣、荆宵鹏、顾中安、沈鸿根等等,专攻一家(从楷书开始),等你有一定的临帖和审美能力的时候,再来选择一本古帖临习,这样将会有质变,用硬笔临古帖当然要选一些大家的小楷字帖来临习效果比较好,比如钟繇、二王、赵孟頫、钟绍京、文征明、王宠等等。



二、临帖

   练字不临帖,我感觉就是耍流氓。启功先生说过:“练字不临帖,就如同南辕北辙。”

  关于临帖,我在之前不只一次提到,但说的都不太系统,下面我就详细的来谈一谈。

图片

1、读帖

  临帖之前当然要先读帖,读帖很重要,我觉得,字一半是看会的。

  读帖时需要注意用笔、结构、章法。有人说,练硬笔只看就够就可以了,什么用笔啊、章法啊,那是练毛笔毛笔需要注意的,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,你不懂得提按,不懂得行笔有快有慢,不懂得下笔轻重,不懂得哪个字该写大,哪个字该写小,那么你写出来的单字就不会好看,整幅作品也更不会有神。

  在观察字帖的用笔时,对每个字的基本笔划都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,每一点一画是怎样写的?怎样起笔?怎样收笔?点划之间是怎样呼应?有些什么共同规律?同样的点划又是怎样变化的?它的用笔特点是什么?在分析章法布局时,首先要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引带关系,行与行之间的呼应,其对大小、长短、错落、粗细等关系是如何处理的?这些关系又如何在整篇中得到统一?通篇的气势怎样?表现了什么样的神韵和境界?这些要在读帖中细心领会。

  当然,要想一下子读帖能"精"、临帖能"似"是办不到的事,它们中间要经过一个反复熟悉和理解的过程。读帖是为了更好地临帖,而在临帖的实践中,又能使读帖认识深化,读帖和临帖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。前人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参考,如宋曹在《书法约言》中说:"初学字,不必多费楮墨。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,既复,背帖而索之。学而思,思而学,心中若有成局,然后举笔而追之,似乎了了于心,不能了了于手,再学再思,再思再学,使得其二三,既得其四五,自此纵书以扩其量。"通过这样反复的心摹手追,循序渐进,才能使写字水平逐渐提高。

2、临帖

  临摹,摹帖就是大家平时在书店里买的带透明纸的那种字帖,你在透明纸上描,这个过程就叫摹帖,我个人认为摹帖的效果不是太理想。临帖是将字帖放在一旁,看着字帖上的字,直接在纸上写出来,通俗一点就是“照葫芦画瓢”。临帖的方法有下面几种:

  对临:把字帖放在一旁,照着上面的用笔和结构写。对临的基本要求,如孙过庭《书谱》所说:"拟之者贵似",越像越好。一个字一个字写正确以后,就可以看两三个字、以至一行字之后再写了。

  背临:也就是默写。待一行一行临写的比较熟悉之后,便可全凭记忆来背写了。写后对照,也如对临一样,反复修正。

  意临:对临和背临的目的,在于继承,所以贵似,也就是常说的"先与古人和"。而意临是将所临之帖参入己意,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,使古人书迹为我所用,也就是常说的"后与古人离"。

  所以不妨在背临和意临之间加一个运用的过程。即用所临的字体写一副字,其间必有没有临过的字,看看能不能配得协调一致。米芾初期的书法,人称"集古字",后来才形成独具一格的"米体"。这正是一个从临摹到创新的必经之路。

  临帖过程要注意的问题:

  第一,练字先修德。

  第二,脚踏实地从头开始, 临帖时要态度老实,尊重范字。以临像,临准为原则,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字之上,对范字进行篡改,这样只能陷入误区,导致学书失败。

  第三,持之以恒,所选字帖更换不可太随意,不可朝三暮四,见异思迁,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,去学其他字帖,这样只能学一帖,扔一帖,最后哪一帖也没有学好。亦不可短时间过于痴迷,应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练习, 从一点一滴学起,日积月累,积少成多。

  第四,循序渐进勿贪快,临帖要遵循由易到难、由浅入深的规律,书体上一般先楷、隶等正书再行、草,先立后奔。急于求成,骄傲自满的情绪,急功近利的心理,这些都是我们习字的拦路虎。

  我觉得临帖要经历这样的过程:形似——神似——神似而形不似。

  好了,关于这个话题就说的这里吧,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留言哦!赶紧拿起笔继续练习吧!

打赏
评论区
头像
文章目录

本站已运行: